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200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2009年回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学院工作,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晋升为教授。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首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主要从事二维狄拉克材料(石墨烯、拓扑绝缘体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化学修饰及光电器件基础研究。发表SCI论文85篇(55篇IF>8),近五年来,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36篇,包括Nature Chem. 1篇、Nature Mater. 1篇、Nature Comm. 4篇、JACS 5篇、Nano Lett. 5篇、Adv. Mater. 5篇、PRL 1篇;论文五年他引4100余次。申请专利8项,其中授权专利2项。国际及双边会议邀请报告30余次。
我们利用铜箔表面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层石墨烯的卷对卷连续宏量制备,并发展了热压印转移的方法,实现了铜箔表面石墨烯向高分子柔性基底的直接卷对卷宏量无损转移,铜箔可重复利用,制备了高品质石墨烯/PET柔性塑料电极。此外,在石墨烯快速转移过程中,将金属纳米线(银纳米线和铜纳米线等)直接封装在石墨烯和柔性塑料基底之间,实现了石墨烯和银纳米线复合导电薄膜的宏量卷对卷制备。相对于单组份的石墨烯或者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显示出优异的导电性、透光性综合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化学腐蚀性能,优异的柔性、机械稳定性和抗剥离性能。采用石墨烯和银纳米线复合电极制备了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良好的变色性能、快速的变色响应时间和稳定的循环性能。高性能的石墨烯银纳米线复合电极的宏量制备在下一代柔性电子和光电子领域有重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E-mail: meeting@c-gia.cn meeting01@c-gia.cn
参展电话:13646399362(苏老师)
主讲申请:19991951101(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