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李琦

李琦
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CEO兼董事长
  李琦,男,55岁,美籍华人,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是一位在高温超导及纳米新材料领域很有影响力的专家。李琦博士拥有三十多项专利,在包括《自然(Nature)》在内的世界著名杂志上发表六十余篇科技论文。曾两次刷新高温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记录,主持参与过经费总额十多亿美元的研发工作,实现产品产业化价值六亿多美元。领导建成世界上唯一的高温超导体生产线、年产能500吨的纳米碳管生产线及年产1000吨的少层石墨烯生产线。2010年3月入选中组部第三批“千人计划”,并被中组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聘为“国家特聘专家”,并任第十批“千人计划”新能源新材料专业组评审专家。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系,1985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材料学硕士学位,1991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丹麦北欧电缆电讯公司任项目经理。1993年至2003年在美国超导公司任首席科学家、副总裁。2003年至2005年,在美国A123公司任顾问。2005年至2007年在清华大学任访问教授。2007年5月,创立美国新纳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中国区总裁。2012年5月成立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
学术成就:
  在世界著名杂志上发表六十余篇科技论文,包括1998年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由超导带抽出的单股线中的电流导通的限制机理》。曾任美国材料研究学会文刊审核委员、会议主持人,组织或参加过包括Applied Super Conductivity Conference在内的百余次国际新材料会议。持有包括《BSCCO 超导线和带材的制备》在内的三十多项专利,被美国超导公司授予公司院士。
创新、创业能力:

在美国超导任美国能源部高温超导导线发展小组副组长,领导高温超导线材研发项目,项目经费达10亿美元,主持研制的高温超导线材曾两次刷新临界电流密度记录。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研发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马达用于潜艇,主持制备世界首条公里长高温超导电缆。2007年创立美国新纳科技有限公司,主持建成居世界产能前列的纳米碳管生产线。自2011年11月起,开始致力于少层石墨烯及石墨烯锂电池导电材料的量产工艺研究,2012年5月成立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建成具世界级产能的少层石墨烯生产线并首次推出石墨烯锂电池导电材料产品。


李琦博士在鸿纳科技千吨级石墨烯产线投产仪式上发表讲话

演讲题目:2015 → the Year of Graphene Mass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China
主题会场C03 中瑞石墨烯双边合作论坛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内容摘要

In 2015, China led the world of mass production of annual capacity exceeds hundred to thousand tons of pristine graphene or graphene oxides powders or pre-dispersed pastes, and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CVD graphene films. Mass production of few layer (< 10 layers) and even single layer products are in large volume shipping. If the demand increases, it is possible to scale up to > 10,000 tons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by using single production lin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large 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s of any polycrystalline graphenes are completed in China. 
Also in 2015, China again leading the world developed graphene products into few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initiating volume shipping or prototype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large volume examples are (a) Li-ion battery, EDLC applications, (b) Touch panel applications, (c) Anti-corrosion and functional paint or coating applications. Others in prototypes or marketing stages are (a) Resistive heating in smart clothing, home and office heating, (b) polymer composites, itc. Those applications are earlier than most have expected. 

关于主办方

联系我们
400-110-3655   

E-mail: meeting@c-gia.cn   meeting01@c-gia.cn

参展电话:13646399362(苏老师)

主讲申请:19991951101(王老师)

官方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版权所有     运营机构: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grapchina.org 京ICP备10026874号-12   grapchina.cn 京ICP备10026874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402号
分享到:
凯发_李琦

凯发

演讲嘉宾-李琦

李琦
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CEO兼董事长
  李琦,男,55岁,美籍华人,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是一位在高温超导及纳米新材料领域很有影响力的专家。李琦博士拥有三十多项专利,在包括《自然(Nature)》在内的世界著名杂志上发表六十余篇科技论文。曾两次刷新高温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记录,主持参与过经费总额十多亿美元的研发工作,实现产品产业化价值六亿多美元。领导建成世界上唯一的高温超导体生产线、年产能500吨的纳米碳管生产线及年产1000吨的少层石墨烯生产线。2010年3月入选中组部第三批“千人计划”,并被中组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聘为“国家特聘专家”,并任第十批“千人计划”新能源新材料专业组评审专家。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系,1985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材料学硕士学位,1991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丹麦北欧电缆电讯公司任项目经理。1993年至2003年在美国超导公司任首席科学家、副总裁。2003年至2005年,在美国A123公司任顾问。2005年至2007年在清华大学任访问教授。2007年5月,创立美国新纳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中国区总裁。2012年5月成立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
学术成就:
  在世界著名杂志上发表六十余篇科技论文,包括1998年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由超导带抽出的单股线中的电流导通的限制机理》。曾任美国材料研究学会文刊审核委员、会议主持人,组织或参加过包括Applied Super Conductivity Conference在内的百余次国际新材料会议。持有包括《BSCCO 超导线和带材的制备》在内的三十多项专利,被美国超导公司授予公司院士。
创新、创业能力:

在美国超导任美国能源部高温超导导线发展小组副组长,领导高温超导线材研发项目,项目经费达10亿美元,主持研制的高温超导线材曾两次刷新临界电流密度记录。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研发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马达用于潜艇,主持制备世界首条公里长高温超导电缆。2007年创立美国新纳科技有限公司,主持建成居世界产能前列的纳米碳管生产线。自2011年11月起,开始致力于少层石墨烯及石墨烯锂电池导电材料的量产工艺研究,2012年5月成立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建成具世界级产能的少层石墨烯生产线并首次推出石墨烯锂电池导电材料产品。


李琦博士在鸿纳科技千吨级石墨烯产线投产仪式上发表讲话

演讲题目:2015 → the Year of Graphene Mass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China
主题会场C03 中瑞石墨烯双边合作论坛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内容摘要

In 2015, China led the world of mass production of annual capacity exceeds hundred to thousand tons of pristine graphene or graphene oxides powders or pre-dispersed pastes, and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CVD graphene films. Mass production of few layer (< 10 layers) and even single layer products are in large volume shipping. If the demand increases, it is possible to scale up to > 10,000 tons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by using single production lin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large 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s of any polycrystalline graphenes are completed in China. 
Also in 2015, China again leading the world developed graphene products into few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initiating volume shipping or prototype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large volume examples are (a) Li-ion battery, EDLC applications, (b) Touch panel applications, (c) Anti-corrosion and functional paint or coating applications. Others in prototypes or marketing stages are (a) Resistive heating in smart clothing, home and office heating, (b) polymer composites, itc. Those applications are earlier than most have expected. 

关于主办方

联系我们
400-110-3655   

E-mail: meeting@c-gia.cn   meeting01@c-gia.cn

参展电话:13646399362(苏老师)

主讲申请:19991951101(王老师)

官方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版权所有     运营机构: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grapchina.org 京ICP备10026874号-12   grapchina.cn 京ICP备10026874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402号
分享到: